35歲就沒有未來了?如何度過職場“中年危機”?
[2017-11-06 11:14:40]
35歲就沒有未來了?如何度過職場“中年危機”?
近日,聯合國將“15到24歲”的群體定義為“青年”,這意味著1992年出生的人開始步入“中年”,“92年的中年人”一時成為了網絡上備受熱議的話題。不少90后表示“扎心了”,昨天還被贊年輕熱血,一覺醒來竟已“人到中年”。那廣大職場人都是如何看待“被中年”的呢?為此,國內最大的招聘平臺58同城招聘發起了一期名為《你的職場中年危機來了嗎?》的調研,受訪者主要為北上廣深及主要二線城市80后-95后的主流職場人。結果顯示,84.06%的職場人存在“中年危機感”,且“中年危機感”主要來源于“職場現狀”“個人情感”及“年齡”。
最近,“35歲中年危機”的話題特別戳心窩,仔細想想也是,90年的都27歲了,按照國家青年發展規劃,超過35周歲,那就是中年了。所以,中年危機,真的不遠了。
人到35歲,你會發現,比不斷攀升的房價,更讓你焦慮的是,你會不會被淘汰,你還能做什么?你是否已經足夠強大到可以抵御年齡增長所帶來的未知風險?
年齡的增長無法決定職位的高低,工資的漲幅永遠趕不上房價,盡管每個人都在高喊“不忘初心”,但無關夢想,只為生活奔走的職場不免讓人感到迷茫。數據顯示,近7成職場人正處于迷茫狀態。48.37%職場人表示“以前為夢想打拼,現在卻為生活奔波”,迷茫在現實與夢想的差距之間。37.68%的職場人則迷茫于未來發展,每逢新人入職,都似乎在提醒自己競爭力下降,他們無奈表示“工作節奏越快,越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提升自己?!?/span>
本以為,這是過了30歲才需要考慮的事情??扇招略庐惖淖兓嬖V我們,25歲開始考慮你的中年,45歲開始考慮你的晚年,才可能到那一天的時候,做到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
35歲是人生一道坎
35歲以后,大家見面聊得最多的就是房子車子孩子,理財股票投資。
而你卻還在原地踏步,進退維谷。因為到了35歲,有很多現實因素束縛著你。
招聘只要35歲以下
不管多么不情愿,都得接受這個血淋漓的現實:人才市場上,不管是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還是私企招聘,大多數都會注明“35歲以下”,一些中小企業甚至要求30歲以下。
這也就造成了“35歲危機”現象。
職場倦怠期:沒有年輕人的激情
另一方面,人到中年,身體機能開始退化了。
你再也不能像20來歲的毛頭小伙子一樣通宵加班熬夜,就算你身體是鐵打的,但你要不要照顧家庭?陪伴妻兒?
最可怕的是,不僅人老了,心也老了,明知道有很多地方能賺錢,但都嗤之以鼻,嫌麻煩。而嫌麻煩,就是衰老的開始。
看著公司新進的員工,對他們提出的一些想法,常常有種“都是我們之前玩剩下的”心態,但自己卻再也想不出更好的點子。
羨慕小鮮肉們一個又一個新主意層出不窮,才驚覺自己真的要被長江后浪拍在沙灘上。
家有老小,瞻前顧后
每個職場中人,總有那么一個瞬間,厭倦了這樣的工作和生活,想換個活法。
不如換個工作吧,但誰能保證換到的一個穩定又賺錢的公司?就一定能遇上比現在更好的上司,就一定能實現你更高的價值?
要不然,辭職創業吧,總不能一輩子打工。但是,如果失敗了,一家老小該如何生活?房貸車貸誰還?孩子上學怎么辦?父母養老怎么辦?
不管做何種選擇,都是一種冒險。在沒有明確的把握下,有多少人敢拿全家穩穩的幸福去賭呢?
難道35歲以后就沒有未來了嗎?
于是,30多歲的我們早早地就開始焦慮。
有人說,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,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。
此話不假??墒?,對于大部分上班族來說,35歲,想要再找到一個更好的去處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也沒有那么多資源和機遇,讓你一飛沖天。
因為如果你會跳槽,總要有個能說服你的理由,要么薪水翻倍,要么新公司給你很好的職位和發揮的空間,要么圖個清閑,可以有時間照顧家里??傄獔D一個,不然干嘛要換?
所以,如果35歲以后不跳槽不創業,就只能待在原崗位,混吃等死了嗎?就只能過一眼看到頭的日子了嗎?
那倒未必。
當你不再年輕,你還能做什么?
說到底,為什么我們越來越焦慮,大概因為我們越來越渴望成功。不思上進的人,是根本不會焦慮的。
正因為不滿于現狀,想要事業更上一層樓,追求更好的待遇,或更好的平臺,均是出于對自身的不滿。當然也有環境的壓迫,但自身內在的驅動,才是第一動力。
我們著急成功,卻忘了沉下心來,好好沉淀自己。
因此,要擺脫中年危機,甩掉焦慮,就要靜下心來,將自己的人脈資源,工作經驗進行分析,做好未來職業規劃,才能淡定從容,坦然面對職場的變化。
業內人士表示,“中年危機感”其實反映了職場人對當前現狀的不滿,而這種不滿源自現實與夢想的差距。出現危機感是正常的,但要擺正心態,正視現實,仔細分析自己出現危機感的原因。如果是工作環境和收入等客觀因素所致,可以通過改變客觀條件來解決,比如申請加薪或跳槽,如果是主觀因素所致,則可通過調節自我狀態來改善,比如調整生活習慣,主動社交,充電學習以提升自我競爭力等。
調整好心態,擺正自己的位置
首先要調整好心態,擺正自己的位置。
30多歲的人,一般至少都是公司的主管,中層管理人員。他們的首要職責是管理和帶領好團隊,用好人打好仗。而不是緊盯著,和年輕人PK。
大多數人都會通過讀MBA作為從專業技術崗位轉往管理崗位的過渡,這也很多浙大MBA同學報考之初 的選擇。
任仕達中國區市場總監孫海寧認為,判斷是否是一個合適的時機去修讀MBA需要考慮三方面的條件,“首先是根據當前全球的經濟形勢,確定念MBA可能帶來的經濟成本。其次是根據申請的情況看你能去什么樣的學校,它們專長的管理方向是什么,是否符合你對未來工作的預期。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判斷好現在的工作是否適合你,以及你將來想要做什么樣的工作?!?/span>
不過這里有個前提,除了考慮清楚自己的興趣和性格是否真的適合成為管理者之外,要看哪些學校的MBA課程更能培養學生的管理素養,比如浙大MBA課程中的必修課模塊中的領導力模塊,就是著重培養學生的管理才能,為學生能夠順利的從技術者向管理者提供幫助。
其實,每個崗位都有其職責和作用,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,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彩,才需要你花更多的精力。
為公司創造價值
為公司創造利益和價值,這是所有企業單位雇傭勞動者的最根本目的。
想混日子的時候,想想銀行卡里的錢,夠用嗎?
哪個公司也不會雇傭一個混吃等死,不為公司帶來價值的員工。只要你創造利益,值得公司所付的薪水,才不會被淘汰。
做好五年、十年等長期規劃
人無遠慮必有近憂。
職場規劃也要像國家發展五年十年規劃那樣,要分階段。
比如接下來的五年,你要積極謀求上升職位,還是打算保持現狀,做些別的規劃。
未來十年,你要達到什么位置,什么時候實現財務自由?一輩子打工,還是去冒險,去創業?
人生總要有個奮斗的目標,才不會迷失方向,也才能更好地奮斗拼搏。
永不止步地學習
人生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工作亦如是。
對手在不斷強大,而你卻在原地,那就是退步。
行業形勢日新月異,如果不能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,很容易就會落到時代的后面,被無情地拋棄。
在30歲之前,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經驗大都來自此前20多年的學習生活。工作之后,也基本都是知識運用和消耗的過程。如果有機會,可以在這個時候考慮為自己充電,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新知識。不過這個時候,傳統的知識課程體系已經不適合有職場和工作經驗的你了。浙江大學MBA課程中一些和行業相結合的課程比如:電商運營、資本市場、國際會計、網絡營銷、人力資源管理等結合當下熱點,緊貼行業需求的設置,為職場人士的充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。
所以,只有不斷地學習專業知識,分析行業動態,才能提升自己的價值。
最后,想對焦慮的小伙伴們說句:怕什么?馬云35歲才創立阿里巴巴集團,現在已經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。
只要有夢想,什么時候開始都不算晚。